我是创客
由金华市招才局和都市快报联合推出
创客名片
陈新华
陈新华,男,1955年出生,金华人,号华泥居士。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。高级工艺美术师、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、浙江省青瓷中青年十大名师、浙江省优秀文艺人才、金华市劳动模范、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、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、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。
其创作的当代婺州窑作品釉色纯真、品格高雅、章法有度、古风朴面,既体现了造型稳健婺润雅致风格,又彰显其阳刚雄壮气势。作品曾获国家级金奖12个,省级金奖18个,国家级、省级特等奖各1个。
研究方向:婺州窑工艺的传承与发展。
座右铭:活到老、学到老。
爱好:球类运动。
记者 江胜忠 摄影 李小金
60岁的陈新华,每天开着车子,往返于金华的古子城和婺江西路。
古子城的熙春巷,是金华婺州窑陶瓷博物馆和婺州窑陶瓷研究所所在地。
婺江西路,是陈新华和徒弟们的陶瓷生产工作室。
“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,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婺州窑。”陈新华说。
昨天,陈新华在忙着策划一场和国内同行联办的名窑古瓷公益活动,他想把拍卖的青瓷作品所得,捐赠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。
金华是青瓷的发祥地之一。在金衢盆地及赣东北这片土地上,婺州窑的祖先,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制陶。一直到明代,金衢一带还在生产青花瓷,延续时间长达2700余年,共发现古窑遗址600余处。但在明代以后,婺州窑渐渐衰落,以至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,金华曾有被誉为中国六大青瓷之一的婺州窑。
陈新华18岁时,第一次接触陶瓷。那年,他被分配到金华城郊的古方陶瓷厂工作。第二年,他被派往龙泉学习现代制瓷工艺,师从龙泉青瓷掌门人徐朝兴等人。
龙泉窑的许多技艺脱胎于婺州窑。也许是因缘反哺,陈新华从龙泉窑中拾取了遗失的婺州窑基因,并将它带回金华。
在婺州窑古窑址,陈新华多次实验,最终烧出当代婺州窑第一窑。他将自己创作的婺州窑原始青瓷系列和乳浊釉系列作品,参展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,一经亮相,便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。
2009年,陈新华的《传统婺州窑烧造工艺》,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验收,这标志着千年古婺窑火的重燃。
在金华婺州窑陶瓷博物馆里,陈列着蛮多以金华元素为主题的作品,佛手、八咏楼、尖峰山、茶花、侍王府里的盘龙,都融入创作之中。有一款叫“珠光黄玉瓷”的作品,取意于金华黄蜡石,杯体通透晶莹,非常漂亮。
婺州窑为什么在鼎盛之后迅速走向衰落,以至于几乎失传,这是陈新华和徒弟们时常思考的问题,也是他们一直试图突破当代婺州窑传承与发展的最大命题。
婺州窑单一的釉色,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,制约了它的发展,再加上制坯原料的杂质颗粒较粗等先天不足,使得在明代之后几难寻觅,市场上流传的都是景德镇和龙泉的青瓷。
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,不走入百姓生活同样没有生命力,陈新华深知这个道理。他把突破点放在婺州窑釉下褐彩工艺的改进上,他坚持要让当代婺州窑,既适宜于家居装饰的陈设,也适用于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瓷。
陈新华采用中国最古老的瓷釉——草木灰釉,充分汲取婺州窑擅长制作大型陶瓷器皿的传统工艺精华,研发具有东西两晋、南北朝风格的婺州窑青釉彩绘辅首罐,开发具有隋代典型风格特征的盘口长颈壶,以及唐代婺州窑盘口瓶。
陈新华开发的婺州窑瓷器系列,有釉下褐彩茶具、文房用品、香道用具以及日常餐饮用瓷,具有鲜明的婺州窑青瓷传统艺术风格,又具有釉下青瓷彩绘的特点,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。
现在,陈新华的徒弟已有3人进入工艺美术大师行列,但他觉得还远远不够,在浙师大和金职院两所高校的课堂上,他常与年轻学子一起讨论陶瓷的制作工艺流程。
他说,接下来,他想在金华建一座婺州窑的文化村或者是更具规模的“婺窑小镇”,让更多人认识婺州窑,喜欢婺州窑。